我自己使用番茄工作法的一些经验分享

创建:21-06-09 17:22    修改:23-07-02 18:22


我会随时补充:

  • 番茄人生支持在系统中记录待办事项,并且同时,设定自己对这个待办事项的“好恶”。比如,主观上“喜欢”或者“畏难”。对于“畏难”型的任务,可能不追求每次自己的目标一定要做满25分钟。哪怕一个5-10分钟的番茄,如果每天积累下来,都比天天拖着不做好。而且有时一个短番茄能起到破冰和进入状态的作用,说不定也会引起突破。

  • 早上刚到公司,是精神状态最好的时候,这个时候人的脑子处于激活状态,效率极高,所以我的第一个番茄,会设得长一点,比如35分钟;但如果状态不好,则可以设置一个短的“破冰”番茄,比如5-10分钟的超短番茄。

  • 曾流行过一句话,叫“电子游戏就是电子海洛因”,现在长辈不太再对我们说这句话,但我觉得,现在手机这东西,真心是毒品。精力充沛的时候,你瞧一眼它,它就像美杜莎一样,把你石化一点。每瞧它一分钟,接下来你能立即专注的可能性减半。所以如果你不想你精力充沛的早晨被手机毒害,就把它放得离自己远一点,比如暂时先放包里不要拿出来,我试过,有效果。

  • 如果真的没有意志力开始下一次番茄,可以尝试两个方法:1)设置一个短的“破冰”番茄,让懒洋洋的自己先放下手机,尝试下进入状态; 2)从坐着,改成站起来工作可能会有一点用。这两个方法,都可以帮助走出“懒洋洋”的状态。

  • 对于我而言,似乎我并不是在一个番茄中容易放弃专注,而是我常常会拖延开始下一次的番茄。所以工作时,建立起适度规划感很重要,思想还是要适当绷住!

  • 曾经读过一本书 《为什么精英都是清单控 》 Listful thinking: Using lists to be more productive, successulf and less stressed ,很受启发和鼓舞。

  • 作者强烈建议自己在做事情之前,给自己列一个清单,就连哪些日复一日会发生的任务,也不例外,要做个清单做个事前检查。因为这样做,“至少你不会丢掉基本分数”。

以上的经验是作为一个年近40的中年人的分享,可能你的心得完全不一样!

2022年6月更新更新: 其实番茄和人的状态,是息息相关的,人生没有一个好的LifeStyle,其实番茄的质量也不会高。因此我后续又更新了一篇博客:关于面对畏难、拖延情绪的一些体会和思考







更多文章和博客...